:::
新聞稿
城博改作自然景觀公園?公園處交接,規畫問題一籮筐!
日期:2016-05-17    
一、2015年9月3日柯市府城市博館聚落以「位於圓山遺址上,基地以減量及生態系統完整性原則,朝向自然景觀公園規劃」將全案計畫。此一宣示,讓2014年3月已停止開放的兒童育樂中心圓山園區的昨日世界,以及同年12月14日因新兒童樂園開幕而熄燈兒童樂園對市民封閉迄今。而由公園處主政規劃的自然景觀公園要等到明年度才開始列規畫費,估計要等到108年度才能進行施作,自然景觀公園何時對市民開放似乎遙遙無期。

二、為了進一步了解自然景觀公園所面臨的問題,本席辦公室同仁日前進入兒育中心圓山園區進行會勘,其中位於行水區的舊兒童樂園,大部份遊樂設施已拆除捐贈市府其他單位,唯摩天輪(圖一),旋轉木馬(圖二),碰碰車(圖三)仍在原地,園區內除雜草叢生外,保持尚稱良好。明日世界的3D奇幻劇場及後棟兒童科學館雖已封閉兩年,由看守人員不定期保養,讓室內播映及電梯設備不致損壞,惟昨日世界之閩式聚落建築及庭園(圖四),略顯淩亂而破落,教育局應予以清理維護。

三、自然景觀公園一案進度,目前仍由公園處與經營兒育中心的教育局青年發展處及文化局負責城市博物館聚落案的建設科進行土地,建物及財產設備的移交。然而,公園處卻對自己不知如何處理的設備財產,要求兩單位「先報廢,再移交」,目前兩單位已確定報廢55項的設備財產,總值高達1億元。此外,原先城博打算拆除作為城博二館的閩式建築,雖然計畫終止,公園處仍然編列2280萬的拆除預算,令人不解。

四、原來在城市博物館聚落案裡,文化局原計算將舊兒童樂園目前僅存的「摩天輪」(價值2727萬)及「旋輪木馬」(價值1650萬)就地保存當作歷史地景。現在公園處要求報廢不予接收,在無政府及民間機關願意接收認養的情況下,最後可能淪為一堆廢鐵,雖然這兩項設施位於行水區內,本來就於法不符,但市民因此損失了對舊兒童樂園的歷史記憶,令人感傷。未來民眾來到這裡,大概僅剩下園區三層樓高磨石子溜滑梯(圖五)可以憑弔。

五、公園處對於報廢的作法,也為自己製造新的難題。原先兒育中心的「3D奇幻劇場」(花博真相館),一部價值高達5696萬的「IMAX大銀幕放映系統」(圖六),教育局在公園處的堅持下已準備報廢。此一系統雖然已達年限,在悉心保管下仍然堪用,該館週遭也存放著許多過去播放過的IMAX影片。播放系統一旦報廢,反而造成3D奇幻劇場未來幾乎沒有其他運用的可能-因為整個場館的設計,從銀幕到座椅的設計都是為了作科學影片的放映,既不能播放影片,也不能作表演舞台,此事突顯公園處欠缺場館經營的經驗及整體思維,是否適合經營現存各種場館,今人疑慮。

六、柯市府臨時中止郝市長城市博物館聚落一案雖引起「郝規柯不隨」,「中途解約,程序不正義」的批評。然而檢視城市博物館聚落整體計畫,如進行到剷平3D立體劇場,兒童科學館及閩式建築作以興建量體更大的城市一館及城市二館時,確實有可能因違反法令而窒礙難行,因為城市博物館的基地範圍絕大部份都位於圓山遺址之上,只要動到一草一木都需要送文化部文資處遺址審議委員會議決,如判定擾動遺址整個工程可能就此停擺,柯市長中止計畫之決策雖然遭受非議,但城博計畫選址確實不當,圓山遺址的國家文化資產地位,市府也應予以尊重。

七、圓山遺址自1897年日本人發現之後,無論是日本殖民政府或國民黨政府都以漠視,屢屢於其上興建大型建設,蓋寺廟,動物園,遊樂場,2006年陳水扁政府才將遺址範圍擴大至整個圓山兒育中心。然而由2010年郝市長的將圓山遺址列入花博的展示範圍,大興土木工程,各式工程遭文資委員判定破壞圓山遺址(圓七、圖八)。花博結束後,郝市府進一步於在圓山遺址規畫13億城市博物館聚落,一再無視於圓山遺址的重要性,整個圓山遺址,成為政治人物作秀,搞政績的舞台。(後表)

八、國內考古學界對於歷任市府首長為自己的政績,動輒在圓山遺址大興土木感到不滿。國內對圓山遺址長期關心的考古學者劉益昌教授認為:市府如要對圓山遺址進行規畫的話,應依據文化資產保存法的精神,站在圓山遺址的管理,維護,展示,教育,研究去考量,不能夠超越國定遺址的這條線,去做非國定遺址的使用概念。

九、根據本席上述會勘現場所觀察的各種現象,公園處對於自然景觀公園未來方向與營運,似乎仍然摸不著頭緒。基於保護國定遺址,以及市民及早能使用公園遊憩的前提下。本席要求公園處對自然景觀公園進行政策方向上的調整:
1. 柯市府已決議終止此區域的大型計畫,此一區域未來應朝恢復國定遺址之歷史及法律定位,應以「圓山遺址景觀公園」為名,朝遺址保存,展示,教育及原始綠色生態維護方向進行規晝。
2. 位於行水區域的舊兒童樂園區,在大型遊樂設施移除後,公園處應立即進行綠美化,園區裡的少數量體則充作遊客中心。此一區域公園處應以河濱公園型貌,短期內重新對大眾開放。
3. 明日世界與昨日世界區域,公園處僅有戶外綠美化的經驗,欠缺場館規劃思維及營運人力,對於3D奇幻劇場及後棟兒童科學館及閩式建築群部份,應委外維護管理或與其他局處合作經營。
4. 有鑒於郝市府花博時期各項工程都曾造成圓山遺址的擾動與破壞,公園處僅能朝量體減少或恢復原地貌,不宜大興土木。文化局為國定遺址代管單位應嚴格監看公園處在圓區所執行各項工程是否破壞遺址,避免市府帶頭違反文資相關法令。
5. 為讓圓山遺址得以妥善保存,並進一步發揮其展示及教育功能,公園處原獲得市府7000萬改造真相館的環境教育館,應作為遺址展示館,且要聘請國內考古學界學者專家作為顧問,為園區規畫及場館經營上,提供專業意見,共同創造名符其實的遺址公園。

圖一 放棄就地保存準備報廢的摩天輪

圖二放棄就地保存準備報廢的旋轉木馬

圖三 現地遺留的碰碰車

圖四 昨日世界荒廢破損的牌樓


表  圓山遺址大事記
日期 事件
1897 日本人粟野傳之丞於圓山拾得石器而發現圓山遺址。
1897 臺灣總督府於圓山興建全台灣第一處都會公園,陸續於圓山西緩坡興建圓山公園與臨濟護國禪寺。
1915 臺灣總督府為了慶祝大正天皇即位在圓山設立動物園
1918 臨濟寺成立鎮南學林,削去圓山西側大片斜坡,發現大量石器出土
1941 圓山遺址的東緩坡興建「敕使街道 」完工(現中山北路)
1987 圓山動物園遷離,市府官派市長許水德計畫在原址擴大兒童育樂中心興建明日世界與昨日世界。
1988 內政部指定局部圓山遺址為國家第一級古蹟
1991 官派黃大洲市長拓寬中山三十三號道路,大量史前遺物露出
1991 拆除中山橋舊橋也挖出許多遺物造成遺址嚴重破壞。
1992 黃士強教授試掘後,列出三個較重要的地區優先指定為古蹟。此時圓山遺址從單一範圍擴大為三處。
1995 陳水扁市長任內,台灣大學城鄉研究所規劃「圓山遺址史蹟公園」,面積約2.7公頃,以保護地下遺址及貝塚。
2005 陳水扁總統任內依考古學界建議之都市分區概念,由內政部據此公告第一級古蹟圓山遺址的範圍
2006 2006年5月1日由陳水扁政府文建會(邱坤良主委)依文資法修正,重新公告為國定遺址。
2007 郝龍斌市長花博「概念計劃」將圓山遺址列入花博展區之一。
文化局已開始在圓山遺址上規畫城市博物館聚落
2008 郝市府在圓山遺址範圍規畫花博工程。
2009 多處花博工程確認已破壞圓山遺址,考古學者進駐監看。
2010 郝市府花博舉行,其中真相館,名人館,文化館位於圓山遺址
2014 郝市府舉行城市博物館聚落案動土典禮,在圓山遺址上興建城市一館及城市二館
2015 柯市府宣布城市博物館聚落全案終止,指示公園處接手,以自然景觀公園進行規畫。
臺北市議員 簡舒培 議員研究室
上版日期:2016-05-17